10分鐘搞懂24節氣,讓妳獲得健康跟美麗!

阿編一直很相信傳統古智慧,以前的時代,科技跟醫術也許沒有現在發達,卻能藉由大自然與人體的奧妙來養生,近年來雖然養生意識也抬頭,多數人重視身體保養、健康飲食、規律運動,但卻還是無法重回健康的身體,關鍵可能就在於養生知識只略知皮毛,甚至沒有順應著節氣原理來調理,只是不停的補身或是吃營養食品,反而事與願違。

因此雖然24節氣跟人體奧妙真的要全懂,非常不易,但是能掌握70%也能有很大的改善哦!如果人體是一大片田地,那針灸、按摩等外在的調養方式,就像對田地進行『鬆土』,而藉由大自然的食材來食補,又等於是對田地施肥給養分,所以如果能雙效夾攻,必定可以讓我們人體這片小宇宙,健健康康開出飽滿的果實。


中國古代將一年自『立春』至『大寒』分成共24個節氣,其中劃分一年四季的包括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(『立』表示季節的開始),對於人體的影響則是由太陽、地球和月亮的運轉規律產生而制定的,它們總是在不規則地連續變化,同時造成宇宙能量的不斷變化,而這種變化在節氣前後波動對人體的影響甚大。

阿編今天就整理出24節氣的時間,跟人體對應的位置,還有適合食用的食材,讓我們可以多方位的保養,真正的健康又美麗。




【二十四節氣-春季節氣】

1.立春 (02月03日~02月18日)
食補--韭菜,茼蒿,薺菜,豌豆苗,春筍,山藥,藕,蘿蔔,荸薺,甘蔗,芋頭等。
部位--第二腰椎卵巢、輸卵管、腎、膀胱、外陰、大腿內側。
調理--月經不順、子宮卵巢炎、小產、大腿中段酸麻痛、便秘。


2.雨水 (02月19日~03月05日)
食補--糯米,燕麥,高梁,南瓜,茼蒿,四季豆,板栗,紅棗,山藥等。  
部位--大腸、輸尿管、股四頭肌、大腿前側。
調理--大腿前側、大腿痛、便秘、尿床、疝氣。

 

3.驚蟄 (03月06日~03月20日)
食補--多吃白菜,包心菜和菠菜,幫助排毒。吃偏陽性的青椒,韭菜,蔥頭,豆芽等來養護我們的陽氣。
部位--腎、大腸、淋巴、輸尿管、膀胱。
調理--膀胱炎、不孕、生殖器疾病、風濕關節炎、輸尿管炎。    

 

4.春分 (03月21日~04月04日)
食補--多吃青色食物。少吃羊肉,牛肉,火鍋。“腎為肝之母,肝腎同源。
部位--腎、大腸、輸尿管。
調理--腎炎、輸尿管炎、大腸炎、性無能、痤瘡、痢疾、水腫、牛皮癬。

 

5.清明 (04月05日~04月19日)
食補--
要多吃一些散寒、利濕的食物,如大蔥,洋蔥,生薑,冬瓜,紅豆,扁豆等。 
部位--腎、盲腸、大腸。
調理--水腫、痛風、不孕、輸尿管炎、帶狀皰疹、靜脈曲張。

 

6.穀雨 (04月20日~05月05日)
食補--如香椿、菠菜、黃豆等。
部位--小腸、腎上腺。
調理--腎上炎、過敏、頻尿、濕疹、膀胱炎、排尿困難、不孕、下腹痛,宜:清肺熱,常按摩。 


【二十四節氣-夏季節氣】

7.立夏 (05月06日~05月19日)   
食補--苦瓜,芥藍,蕎麥,奶油生菜,夏季食苦,苦味入心,可瀉心火。 
部位--肝、胃、胰、腎、小腸。  
調理--小腸炎、頭痛、便秘、風濕。

 

8.小滿 (05月20日~06月04日)   
食補--平時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。
部位--腎、胰、十二指腸。
調理--胃潰瘍、糖尿病、十二指腸炎、扁桃腺炎。

 

9.芒種(06月05日~06月21日)
食補--含鉀的食物有蕎麥、玉米、紅薯、大豆等。水果以香蕉含鉀元素最高。蔬菜以菠菜、甘藍、芹菜、萵苣、山藥等。
部位--胰、胃、膽。
調理--肝炎、胃炎、膽囊炎、胃脹、食慾不振。

 

10.夏至(06月22日~07月07日)
食補--夏季宜選用清補法養生,可以多吃點綠豆,薏米,小米等,消除濕熱,補氣生津。清補可食用海帶,竹筍,芡實,意苡仁,冬瓜,蓮藕。
部位--肝、膽、胃、脾。
調理--肝炎、膽囊炎、低血壓、胃炎、面皰。

 

11.小暑(07月08日~07月21日)
食補--多吃祛濕食物:薏米,冬瓜,黑芝麻。女性避免宮寒,喝些紅糖薑茶,
切記夏天勿貪涼
部位--肺、食道、乳房。
調理--乳房炎、慢性胃症。

 

12.大暑 (07月22日~08月06日)
食補--大暑厭食,多為脾胃受涼,推薦生薑紅棗粥。暖胃食物還有山藥,大米,小米,糯米,黃豆,香菇,桂圓等。
部位--肺、支氣管、食道、胸腔。
調理--支氣管炎、肺炎、食道炎、肋膜炎。



【二十四節氣-秋季節氣】

13.立秋 (08月07日~08月22日)
食補--食用一些具有健脾、 清熱、利濕的食物,如鮮藕、綠豆芽、絲瓜、黃瓜、冬瓜等清淡食物。
部位--心臟、氣管、食道、背肌。
調理--食道炎、胸痛、手臂內側酸麻痛、血壓、心跳不規律。

 

14.處暑 (08月23日~09月06日)
食補--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銀耳、藕、菠菜、鴨蛋、蜂蜜等。
部位--心臟、氣管、食道、前臂。
調理--心髒病、氣管炎、氣喘、手腕痛、胸痛、手臂內側酸麻痛。

 

15.白露 (09月07日~09月21日)
食補--養陰化燥,忌貪食寒涼,如黃瓜、番茄、冬瓜、梨、大棗、銀耳、百合、蜂蜜等,可以多吃。
部位--甲狀腺、中指、肱肌。
調理--甲狀炎、手臂外側、中指、肱、無名指酸麻痛。

16.秋分 (09月22日~10月07日)

食補--可選擇一些具有潤肺功能的食物,如:梨,蜂蜜,冰糖,大米,蓮子,百合等都具有調肺通便的功能。
部位--甲狀腺、手腕肌、大拇指。
調理--上臂或手腕痛、甲狀炎、五十肩、大姆指酸麻痛。

 

17.寒露 (10月08日~10月22日)
食補--多吃木瓜,絲瓜,韭菜,山楂,當歸等理氣,活血,通絡,強筋作用的食物。
部位--手肘、食道、氣管。
調理--氣管炎、咽喉炎、手臂酸痛上臂或手腕痛、甲狀炎、五十肩、大姆指酸麻痛。

 

18.霜降 (10月23日~11月06日)

“一年補透透,不如霜降補”

食補--中醫認為,健脾最快的是山藥,薏米粥,紅棗,牛肉,四季豆可常食這些東西。
部位--頸部肌肉、臂。
調理--肩酸痛、牙痛、甲狀腺。



【二十四節氣-冬季節氣】

19.立冬 (11月07日~11月21日)
食補--冬季應該多吃大白菜,薯類,圓白菜,白蘿蔔,胡蘿蔔,黃豆芽,綠豆芽,油菜等。
部位--咽、頰、肩、咽喉炎、頸。
調理--肩酸痛、呼吸困難、痤瘡、濕疹。

 

20.小雪 (11月22日~12月06日)
食補--適宜吃降血脂食品,如苦瓜、玉米、蕎麥、胡蘿蔔等,溫補性食物:羊肉、牛肉、雞肉等;益腎食品:以腰果、芡實、山藥熬的粥,核桃等。
部位--喉、舌、聲帶、口。
調理--昏眩、耳鳴、扁桃腺炎、腮腺炎、直腸炎。

 

21.大雪 (12月07日~12月20日)
食補--建議多吃黑色食物,以養腎健體強身。晨起服熱粥,晚餐宜節食,以養胃氣。特別是糯米紅棗百合粥、八寶粥、小米粥等最適宜。
部位--頭、耳、鼻、喉、臉。
調理--頭痛、失眠、眼疾、記憶減退、眩暈。

 

22.冬至 (12月21日~01月04日)
食補--具有滋陰益腎、填精補髓的食物有:木耳、黑棗、芝麻、黑豆、豬脊等。
部位--子宮、膀胱、直腸、足。
調理--膀胱障礙、小腿至足踝酸麻痛、痔瘡、尿酸、手腳冰冷與淺眠。

 

23.小寒 (01月05日~01月19日)
食補--羊肉、牛肉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棒子、松子、葡萄乾等,
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
部位--前列腺、下腰、坐骨神經。
調理--下腰痛、小腿痛、坐骨神經痛、前列腺障礙。

 

24.大寒 (01月20日~02月02日)
食補--冬季養生在飲食上首選溫補類食物,比如:雞肉、羊肉、牛肉等,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,比如:蓮子、芡實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棗、銀耳等。
部位--第三腰椎生殖器、下腰、坐骨神經。
調理--月經不調、生殖器疾病、水腫、坐骨神經痛、血壓不正常。


看看阿編辛辛苦苦收集整理出來的,記得趕快把這篇文章收錄口袋名單!就說人體非常奧妙~會隨著24節氣的變化,出現週期性盛衰如春溫,夏熱、長夏濕,秋涼,冬寒,因此如果可以在不同的節日,運用不同的方式,藥膳調理、按摩排酸、每天食補,給身體當下最適合的保養,我們也可以輕鬆的養身~輕鬆的健康美麗!除了食補跟藥膳~按摩也是一個養生又美容的好方法哦!

On-Spa各種精油SPA按摩通通在這邊↓↓↓
https://on-spa.com/CxSVf/blogs

 

On-Spa全台spa購物網,妳輕鬆美麗的第一站!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